无凭无据的求稳

“没文化,没涵养”是什么呢。是不是不符合某体系的知识和当权分子行事作风,加上同样的群体说是没文化,而排挤的对象?当多群体混为一谈的时候呢?

互联网上找到:

“有文化的人价值观更加多元。见过不少没文化的聪明人,特别聪明的甚至可以自己摸索出一套完全自洽,在生活中运用裕如的价值体系。但问题在于,没文化的人往往价值观比较单一。ta可能是个复杂的人,但其价值体系完全是建立在自己生活经验的基础上的,很少更多纬度更广阔的信息来源,所以深究起来,这种人往往有个单一的价值观。举个例,比如他们对什么是“好的”,可能有非常明确和简单的判断。他们可能会很难理解自己生活经验范围外的其他价值体系。而真有文化的人,会更加包容。因为一种价值体系只是一个维度而已。” — 知乎用户,知乎,2019-10-15

“…文化是一个群体(可以是国家、也可以是民族、企业、家庭)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的思想、理念、行为、风俗、习惯、代表人物,及由这个群体整体意识所辐射出来的一切活动,传统意义上所说的,一个人有或者没有文化,是指他所受到的教育程度,后者是狭义的解释,前者是广义的解释。…” — 黑夜o漫步,百度知道,2019-11-13

“文化/wénhuà/

1. 名词 – 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;特指精神财富,如教育、科学、文艺等。「传统 文化」

2. 名词 – 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和一般的知识。「学 文化」

3. 名词 – 特指某一领域或某一范畴体现的思想、观念、道德和行为规范以及风俗习惯等。「企业 文化」

4. 名词 – 考古学指同一历史时期的不依分布地点为转移的遗迹、遗物的综合体。同样的工具、用具,同样的制造技术等,是同一种文化的特征。如半坡文化。” — 谷歌,2020-05-24

“涵养/hányǎng/

1. 名词 – 待人处世方面的修养;特指控制个人情绪的能力。「要不是他有 涵养,刚才非吵起来不可」” — 谷歌,2020-05-24

试想:言论交叉中若是想更蓬勃,有新发现,那可以接受的尺度放宽是什么?如果针锋相对,互相切磋过程的附属品是沉不住气,面红耳赤,口说无凭,那苦劝大众不“肆意谩骂”的集体效果又是什么?

容忍一定的“没文化,没涵养”几时是纵容,几时是必要?芥蒂太多太多,真实和假想的地雷,且分不清,而悬殊太大。

但凡情系着的东西,要求处理得当,时时撇清无凭无据以及个人意见的界限,是要付出代价的。所谓的客观,再客观,若长期如出一辙,本身就是一个毛病。哪一天想念起主观的敢爱敢恨,热泪盈眶,却藏匿在窃窃私语中,不见得谁说春风吹起又生。消除五味杂陈里带来的无理取闹,信口雌黄,过程里面的得失,价值,是可以权衡的。不得不经常张牙舞爪换来如果是无尽的无动于衷,人云亦云,当自食其果。人人有责 — 有些人责任大一些罢了。

求稳求和,可分短期长远。珍惜赤子之心,就要容忍吵架和好。接受磨磨合合,磕磕碰碰才是有沟通,就应该放胆学习不同人有不同吵架和好的方式。

大家的利益,目的和价值分歧太大太零散了吗?我们才几个人,不能练习吵架和好,求同存异,就是长期最不复弹性的要害。难道是已经多年失去了练习吵架和好的机会和回忆,所以只能共荣时共存,而不能雷雨交加时互相扶持?没有了浆糊般的共鸣共识,一盘散沙何能成混凝土?

紊乱地写到这里,想着长期以来的不闻不问,心里的愧疚感倍加。以他人作为镜子,常形容为情感丰富的,对生活有憧憬的,热爱生命的,还是找不出有持续性的动力,来踊跃参与广大社群,还别说公民社会。

记录着这一些,也许就是思绪起伏在入世和出世之间。若即若离,象忽冷忽热的本地天气,同时又欺骗自己全球没在升温一样。

Comments are closed.

Proudly powered by WordPress | Theme: Baskerville 2 by Anders Noren.

Up ↑